与深总同行——纪病理科全面开业四个月
通讯员:陈亚存 审核:王炜
去年6月,深圳大学总医院在万众期待中隆重开业。深总虽开业时间短,但起点高、发展迅速。一年来,我院已陆续开展25个专科门诊,44个专病门诊,15个病区,门急诊总量达18万余次,住院患者总量近6000人,开展手术近2500台。这一个个统计数字的背后是全体深总人无私的付出,更是深大总院美好明天的奠基石。
病理科作为最重要的医技平台科室之一,代表着医院的诊断水平,被称为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在院领导和临床众科室的期待以及全科人员的努力下,2019年2月11日全面开业。目前科室共有医师6名,技师7名,技术助理2名。
图1:深圳大学总医院病理科集体照
目前我科拥有先进的进口设备如: 数字切片扫描仪、奥林帕斯显微镜多台、莱卡荧光显微镜、莱卡全自动组织脱水机、莱卡全自动常规石蜡染色-封片一体机、莱卡半自动石蜡切片机、莱卡冰冻染色机、组织石蜡包埋机、摊烤片机、全自动液基细胞学制片、全自动免疫组化仪、荧光定量PCR仪、PCR仪、原位分子杂交仪。开业以来的4个月里,病理科陆续开展了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常规组织活检病理检查、普通细胞学检查、妇科及非妇科液基细胞学检查、免疫组化技术及特殊染色技术共8项近300种检查检测项目,为临床提供了强大的平台支撑。
一、术中冰冻——30分钟的“命运”诊断
众所周知,术中病理诊断对临床医生在手术中决定手术方案至关重要。如确定病变的性质,是炎性病变还是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从而决定是做根治手术,还是局部切除;或了解恶性肿瘤的浸润及扩散情况,如边缘是否累及,周围组织是否有病变,肿瘤周围及远处淋巴结是否有转移,来决定手术的范围。
自去年9月份病房和手术室开放以来,病理科完成术中冰冻累计达166例。其中包括正确诊断乳腺血管肉瘤、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PASH)、淋巴瘤等即使在术后常规病理仍是诊断难点的疾病,充分显示深大总院病理科有足够的能力为临床科室更好地保驾护航。
图2:术中冰冻诊断为“乳腺血管肉瘤”
二、常规组织病理——疾病诊断的“金标准”
病理诊断是准确性最高(没有之一)的诊断方法,病理诊断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患者的健康和命运,因此病理科的诊断水平决定了医院的整体诊疗水平。国内外医疗行业有一句格言“病理乃医学之本”,国外把病理医生尊称为“医生的医生”,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截止到目前,深总病理科已开展神经病理、消化病理、妇科病理、甲乳病理、皮肤病理、淋巴造血系统病理、口腔病理等多个亚专科,其中神经、消化、皮肤、淋巴造血系统病理亚专科在王炜主任亲自带领下已有了质的飞跃。科内通过多次举行癫痫、海马硬化、肝脏疾病、皮肤非肿瘤性病变、淋巴瘤等病理诊断系列讲座及疑难病例分享,全面培养和提升科室初级医师的诊断水平,并数次参加及组织MDT讨论会,加强临床病理联系,满足临床需求,为今后越来越多的常见病、罕见病病例的诊断打下良好基础。
图3:常规组织病理诊断为“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
2019年6月5日,随着全自动液基细胞制片机和全自动玻片扫描分析影像系统的投入使用,病理科又再次增添了新的学科分支——细胞病理学。
临床医生可按规定送检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尿液、胸水、腹水、心包积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甲状腺细针穿刺等体液,病理科技术人员通过一系列处理后制作成LCT玻片供病理医生诊断,这将比传统涂片大大提高标本的阳性率。其中妇科液基细胞学取材主要在妇科门诊、妇科住院及体检科门诊进行。
图4:宫颈液基细胞学涂片
四、质控——全流程的“检察官”
病理科除了日常的一套标准化的流程、各种会诊交流例会等来保证每一份报告的质量外,每个月、每季度还会有详细的质量控制会议,并由高级职称医生负责质量讲评,总结经验、归纳改进措施,在工作中不断完善质控体系。
质控会议的分析非常全面,病理科全体医生及技师必须参会,由质控专员统计出本月存在的各种质量问题,然后和上月或上季度进行对比及统计学分析,分析原因,并找出应对策略。
病理科始终以不断提升科室总体诊断和技术水平为目标,竭力为临床各科室提供精准、全面、有指导意义的术后诊断,不虚“金标准”此名。同时,我们也会不断加强团队建设,提升团队科研水平,以满足深圳大学总医院日益增长的接诊量,更好的服务全院临床科室,时刻做到与深总同行!
未经许可不许转载 通讯员:陈亚存 审核人:
上一篇: 显微镜下的“羊角风”